雙鹼法脫硫工藝
雙鹼法(NaOH/Ca(OH)2)是利用鈉鹽易溶於水,在吸收塔
脫硫塔內部採用鈉鹼吸收SO2,吸收後的脫硫液在再生池內利用廉價的石灰進行再生,從而使得鈉離子循環吸收利用。該工藝綜合石灰法與鈉鹼法的特點,解決了石灰法塔內易結垢的問題,又具備⌘鈉鹼法吸收效率高的優點。
脫硫副產物為亞硫酸鈣或硫酸鈣(氧化後),亞硫酸鈣配以合成樹脂可生產一種稱為鈣塑的新型複合材料;或將其氧化後製成石膏;或者直
接將其⌘與粉煤灰混合,可增加粉煤灰的塑性,增加粉煤灰作為鋪路底層墊層材料的強度。與氧化鎂法相比,鈣鹽不⌘具汙染性,因此不產生廢渣
二次汙染。
目前溼法脫硫技術應用廣泛,佔有全世界FGD裝置總量的90%以上。其中雙⌘鹼法由於脫硫工藝簡單,運行穩定性好,脫硫效率高,脫硫成本
低,適合我國國情,因而在我國應用較為廣泛。
一、工藝說明
雙鹼法是中小型鍋爐應用較廣的煙氣脫硫技術,是為了克服石灰石一石灰法容易結垢的缺點而發展起來的。雙鹼法種類較多,最常用的是
鈉鈣雙鹼法。
鈉-鈣雙鹼法【Na2CO3--Ca(OH)2】採用純鹼吸收SO2,石灰還原再生,再生後吸收劑循環使用,無廢水排放。
脫硫液採用外循環吸收方式。吸收了SO2的脫硫⌘液流入再生池,與新來⌘的石灰水進行再生反應,反應後的漿液流入沉澱池,當一個沉澱池沉
澱物集到一定程度時,然後由汙泥泵提出進入壓濾機進行有效壓濾,廢渣晾⌘幹後外運處理。循環池內經再生和沉澱後的上清液由循環泵打入脫
硫塔循環使用。
另外,由於渣帶水會使脫硫液損失一部分鈉離子,故需在清液池內補充少量純鹼。
基本化學原理可分為脫硫過程和再生過程兩部分。
在塔內吸收SO2
Na2CO3+SO2=Na2SO3+CO2 (1)
2NaOH+SO2=Na2SO3+H2O (2)
Na2SO3+SO2+H2O=2NaHSO3 (3)
以上三式視吸收液酸鹼度不同而異,鹼性較高時(PH>9)以(2)式為主要反應;鹼性稍為降低時以(1)式為主要反應;鹼性到⌘中性甚至
酸性時(5<PH<9),則按(3)式反應。
用消石灰再生
Ca(OH)2+Na2SO3=2NaOH+CaSO3
Ca(OH)2+2NaHSO3=Na2SO3+CaSO3+2H2O
在石灰漿液(石灰達⌘到達飽和狀況)中,NaHSO3很快與Ca(OH)2反應從而釋放出[Na+],[SO32-]與[Ca2+]反應,反應生成的CaSO3
以半水⌘化合物形式沉澱下來從而使[Na+]得到再生。Na2CO3隻是一種啟動鹼,起動後實際上消耗的是石灰,理論上不消耗純鹼(只是清渣時會
帶也一些,因而有少量損耗)再生的NaOH和Na2SO3等脫硫劑循環使用。
